《秋天》教案 (人教版七年級上冊)

發布時間:2016-5-28 編輯:互聯網 手機版

 一、教案背景

1.面向學生:□中學   □小學         2.學科:語文

2.課時:1課時

3.學生課前準備:

(1)推薦學生通過百度搜索搜集整理作者的相關介紹。

(2)自學生字新詞,讀準生字的讀音,理解詞語的意思。

(3)初讀課文,了解課文大意。

二、教學課題

《秋天》是一篇篇幅短小的優美的詩文,僅三節。很精粹,但容量大,而且畫面感很強。以“秋天”為“經線”,以幽谷、農舍、漁舟、牧羊女……諸般景致為“緯線”,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。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;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。本詩語言流暢、優美,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。

《語文課程標準》中明確指出: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、理解、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。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;簡化教學頭緒,強調內容綜合。要重視朗讀和默讀,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。因此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:

1認知目標: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并背誦全詩;進行語言積累;

  2能力目標:把握詩歌意境,感悟詩人思想感情;培養學生解讀、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;

 3過程和方法目標: 反復吟誦,感悟詩句含義,體味詩歌清遠、閑靜的意境美。

4情感目標:培養學生熱愛自然、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。

三、教材分析

何其芳《秋天》是人教版七年級《語文》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。本單元以“關注自然”為主題,《秋天》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。詩不長,僅三節。很精粹,但容量大,而且畫面感很強。以“秋天”為“經線”,以幽谷、農舍、漁舟、牧羊女……諸般景致為“緯線”,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。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;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。本詩語言流暢、優美,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。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。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,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。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、引導者和參與者,在這節課中,我盡量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,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標。采用激發興趣法(引秋)、問題導引法(品秋)、討論質疑法(品秋)、誦讀法(誦秋)。

教學重點:是引導學生反復吟誦,感悟詩句含義,體味詩歌清遠、閑靜的意境美。

教學難點:是揣摩詩歌的清麗的意象和質樸曉暢、情景交融的特色。

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《散步》的相關教學材料,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,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,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。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,利用百度搜索在網上找到課文的朗讀錄音學習參考,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課文。還下載了幾個PPT課件,根據本人及所教班級學生情況重新設計制作適用的課件。使之更為適合課堂使用。

四、教學方法

以“先學后教”的思想理念為指導,我采用的是“自讀品悟--誘導點撥--合作探究相結合”的教學方法。即在教師的引導下,學生運用朗讀、討論和品讀的方法探究主旨、品味語言。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,深入思索,反復咀嚼,品味文章的美感,體悟文章意旨。教師適時點撥,并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,充分激發學生興趣,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,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。

五、教學過程

   ( 一)、音樂鋪墊,深情導入

背景音樂為《秋日私語》【百度視頻搜索】

http://www.tudou.com/programs/view/-lxex7zWHZI

(出示秋天的風景畫)【師】(邊投影出示邊深情地導入)提及秋天,我們會自然聯想到碩果掛枝、糧倉滿溢、農人慰心的笑容。的確,秋天是一個成熟和收獲的季節,因為土地是真誠、公允的,“一份耕耘一分收獲”是秋天用收成證明著播種者的品質;秋天又是寬容博大的,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腸去孕育勃勃生機的滿園春色。現代詩人何其芳以他敏銳的詩心捕捉,繪寫出了秋天的風彩,今天,就讓我們一同走進《秋天》,體味動人的秋魄。

〖柔和的的音樂、深情的導入旨在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到秋天的意境中來,為文本的情感解讀作鋪墊。〗

(二)、簡介作者,檢查字詞

1.介紹作者

生簡介作者【百度知道】何其芳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90067185.html?an=0&si=4&wtp=wk

(這一環節可采用課前預習的方式讓學生搜集資料,自主學習,有利于節約課堂時間。)

2.①字詞識記(各小組抽C等生到黑板展示,其余學生由小組長組織聽寫。)

丁丁 (zhēng)  背簍(bēilǒu) 肥碩(shuò)  撒(sā)下     青鳊(biān)魚

烏桕(jiù)葉  歸泊(bó)    枯涸(hé)         清洌(liè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夢寐(mèi)

②釋義:課前查資料批注在文中相應的位置并識記展示在黑板,其余的展示在本子上)

丁丁:伐木聲。

肥碩:這里指果實又大雙飽滿。

棲息:停留,休息(多指鳥類)。

寥闊:高遠空曠。

枯涸:干涸,沒有水了。

清洌:水清。

夢寐:睡夢。

(語文課代表針對展示作講解和總結,再留2分鐘時間記憶)

3.明確學習目標(投影出示)

(三)、初讀課文,掌握朗讀節奏與重音 

【過渡】 這首詩寫得很美,需要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。我先給大家兩分鐘時間,小聲的讀一下全詩。

1.兩分鐘速讀課文,劃分全詩節奏(投影出示):

由小組完成節奏劃分(老師投影出示):

再請兩個小組展示朗讀。然后播放百度音頻《秋天》朗讀http://www.kjzyzx.cn/yuwen/ShowSoft.asp?SoftID=7691

震落了/清晨滿披著的/露珠,

伐木聲/丁丁( zhēngzhēng )地/飄出幽谷。

放下/飽食過稻香的/鐮刀,

用背簍(bēilǒu)來裝/竹籬間肥碩(shuò)的/瓜果。

秋天/棲息/在農家里。

向江面的冷霧/撒(sā)下/圓圓的網,

收起/青鳊(biān)魚似的/烏桕(jiù)葉的/影子。

蘆蓬上/滿載著/白霜,

輕輕搖著/歸泊(bó)的/小槳。

秋天/游戲/在漁船上。

草野/在蟋蟀聲中/更寥闊了。

溪水/因枯涸(hé)見石/更清洌(liè)了。

牛背上的笛聲/何處去了,

那滿流著/夏夜的香與熱的/笛孔?

秋天/夢寐(mèi)/在牧羊女的/眼里。

2.【過渡】 一首優美的樂曲往往通過高低起伏的音調來表現它的內容,同樣詩歌要讀得好,也需要突出一些重音,你們認為這首詩中哪些詞語需要重讀?(不說理由)老師也找到了一些需要重讀的詞語,我已經把它們標出來了。現在大家看著投影再齊讀一遍。 (投影出示)

震落了/清晨滿披著的/露珠,

伐木聲/丁丁( zhēngzhēng )地/飄出幽谷。

放下/飽食過稻香的/鐮刀,

用背簍(bēilǒu)來裝/竹籬間肥碩(shuò)的/瓜果。

秋天/棲息/在農家里。

向江面的冷霧/撒(sā)下/圓圓的網,

收起/青鳊(biān)魚似的/烏桕(jiù)葉的/影子。

蘆蓬上/滿載著/白霜,

輕輕搖著/歸泊(bó)的/小槳。

秋天/游戲/在漁船上。

草野/在蟋蟀聲中/更寥闊了。

溪水/因枯涸(hé)見石/更清洌(liè)了。

牛背上的笛聲/何處去了,

那滿流著/夏夜的香與熱的/笛孔?

秋天/夢寐(mèi)/在牧羊女的/眼里。

3【過渡】  現在大家的朗讀已經大有進步了,但似乎還不能表現出詩人的感情。可能有些同學覺得重讀只是單純地加強語調,但事實上重讀只是在朗讀中把相關的詞突出出來,既可以加強語調,也可以使語調變輕,關鍵是要和其它的讀音有對比。如何判斷讀法呢?關鍵是在讀的時候投入你們的情感。這就需要大家在朗讀時把把詩人帶給我們的畫面展現在你的頭腦中。下面我來給大家讀一讀,請大家閉上眼睛,就好像你已經走進了一個美麗的秋天的世界,正在用眼睛觀察、用耳朵聆聽、用心靈感受每一個美好的事物。 

展示圖片【百度圖片】http://image.baidu.com/i?tn=baiduimage&ct=201326592&cl=2&lm=-1&st=-1&fm=result&fr=&sf=1&fmq=1331881577484_R&pv=&ic=0&z=&se=1&showtab=0&fb=0&width=&height=&face=0&istype=2&word=%BA%CE%C6%E4%B7%BC%A1%B6%C7%EF%CC%EC%A1%B7&s=0#pn=410

(四)、細讀課文,品味字句 

1、【過渡】 我想剛才同學們的腦海中已經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,那我再給你們一分鐘時間,請你們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幅畫面,先給它起一個名字,再想一想這幅畫面上有些什么,那些詩句能表現這些畫面,把這些詩句輕聲地讀出來。學生首先讀出相應的句子,再說說這些詩句讓他聯想到了什么。學生回答集錦

   第一節, “稻香”使人滿口生香。“飽食”寫豐收之景,擬人。“稻花香里說豐年”說的是對豐收的猜測,而這里則是對豐收場景的直接描繪。“棲息”一詞使整節詩充滿了一種豐收后的喜悅與滿足感。秋天“棲息”在農家,它給農家帶來了什么?(豐收) 

 

    第二節,漁人到底收起了什么呢?(是魚,是樹葉,還是別的)無論他收起了什么,他的心情都是快樂的,他肯定有所收獲,或者是魚,或者是喜悅的情感。這只是秋天的一場游戲。 

 

    第三節,秋天“夢寐”在牧羊女的眼里,牧羊女會夢見什么?這里到底是她的夢寐,還是詩人的夢想。也許一個更加燦爛,更加富饒的秋天就在前面,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,就在詩人的希望里。 

〖“讀”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,也是學生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。所以,教學時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。我在學生先“速讀”把握文章主干的基礎上,借助“心讀”讓學生深入到文本,理解、品味,而不流于“小和尚念經”的外在形式。〗

【師】請同學們閉上眼睛,一邊靜靜地傾聽文章的配樂朗誦,一邊在腦海中浮現文章所寫的情境畫面,讓我們跟著何其芳作一次愉悅的心靈旅行。

2、播放【百度視頻搜索】《秋天》配樂朗讀

http://www.kjzyzx.cn/yuwen/ShowSoft.asp?SoftID=7691

【師】看到大家怡然沉醉的表情,我想文章一定撥動了大家的心弦。那么,你能否說說是什么如此打動你的心呢?

學生回答集錦:

第一節的第一句,我喜歡這句話是因為清晨空氣非常清新,在幽谷里的心情也非常好。

我認為露珠被伐木聲震落的一瞬間很美

“肥碩”因為秋天到了,要收果子了

第三節的“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睛里”,因為牧羊女做夢都想到了秋。

蟋蟀聲響說明是清晨

蟋蟀聲的回蕩感覺原野特大

秋天成了一個頑皮的孩子,和漁民做游戲

【師小結】 總結:三幅畫面我可以給它們起個名字:農家豐收圖,漁夫晨歸圖,牧女思戀圖,每幅畫面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不同的,農家豐收圖(絢麗多彩),漁夫晨歸圖(淡雅朦朧),牧女思戀圖(遼闊空遠),而詩人用什么貫穿起了三幅畫面?(喜悅的情感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五)、再讀課文,歸納方法 

     如何才能朗讀好詩歌:一、情感投入;(在朗讀中通過語調的仰揚頓挫、輕重緩急的對比展現詩歌情感的起伏)二、視覺再現。(在朗讀時要在眼前出現一幅幅相關的畫面)。 

     下面請一位同學來給我們讀讀這首詩歌,再請另一個同學進行點評。最后全班在一個學生的領讀下朗讀全詩。  

 鑒賞詩歌的方法:  

 1.把握韻律,感受詩歌的音樂美。  

 2.視覺再現,欣賞詩歌的繪畫美。

  3.身臨其境,體會詩人的情感美。 

  朗讀全詩 

(六)、遷移訓練 

     現在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再來欣賞一下其它的詩歌。現在就請同學們先讀讀美國詩人狄金森的《秋晨》,說說這首詩展現了什么樣的畫面。這首詩所展現的畫面和課文相比有什么共同點?有什么不同? 

    秋天什么令你最感動?模仿兩首詩的寫法,寫一兩句現代詩,寫一寫你心目中秋天最美的東西

播放【百度mp3】《秋天》

http://www.pingshu99.com/shu7775_4_0_1.html

六、板書設計:

秋     天

何其芳

農家豐收圖

鄉村秋景圖        霜晨歸漁圖

少女思戀圖

七、課后作業   

1、學生課后誦讀課文,并將自己的配樂朗誦錄下來,教師對學生交上來的錄音作品作出評價,評出名次,并給予一定的獎勵。在全班播放好的錄音。

2、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摘抄以“秋”為內容的詩文。

(語文教學的陣地不僅僅在課堂上,應該讓學生在課余生活中輕松地去進行語文學習,讓學生感知到:“生活處處有語文”。)

 

熊丁鋒

[《秋天》教案 (人教版七年級上冊)]相關文章:

1.人教版秋天的懷念教案

2.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《春》教案設計

3.《秋天的畫》教案

4.秋天的畫報教案

5.小班秋天兒歌教案

6.人教版七年級《秋天的懷念》教案

7.秋天的大樹教案

8.人教版《觀潮》教案

9.人教版《雪孩子》教案

10.人教版找次品教案

久久免费视频关看,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,久久久免费Av电影,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
欧美亚洲日韩偷在线 |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|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|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高清 |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|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|